【AI專題】行銷轉型進行式:AI 引領的趨勢與變革
前言
-
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:受朋友邀請,回顧自己在軟體平台產業六年的經驗
-
擔任 客戶成功經理 的角色:觀察各行各業導入軟體平台與 AI 工具的不同方式
-
不是純理論,而是 第一線觀察 + 實務案例 + 對未來的思考
AI 工具推動行銷工作持續演進
自2010年起,市場主流的行銷方式主要以 規則式運算(rule-based) 為主。當時常見做法是,將過去購買過的用戶篩選出來,針對這群人執行一次行銷活動。
到了2015–2020年,隨著 OTT 數位影音媒體與電商平台的興起,開始出現「猜你喜歡」「別人也購買了什麼」等推薦模型。這個時期的行銷逐漸從單一規則轉向 基於行為的個人化推薦。
進入2020–2023年,疫情促使企業加速發展線上平台與數位電商,行銷策略也更加注重 個人化經營與動態內容。例如,當你上次瀏覽的理財書降價時,系統會自動觸發通知給你。這一時期的特徵是 即時性、行為觸發、跨渠道整合。
到了2023年,ChatGPT 橫空出世,將 AI 世代旋風式地帶入各大產業,行銷也不例外。這一年,行銷開始著重 文字、圖片與影像的自動生成,生成式 AI 開始大規模應用。
而到了2025年,AI 的應用又被推向極致,開始進入 AI Agent 時代,行銷不僅能自動生成內容,還能自主分析與決策,實現更高度自動化與智慧化的操作。

從前線洞察 行銷人在各產業的挑戰
雖然行銷工具隨著時代不斷演進,從規則式運算到推薦模型,再到生成式 AI 和 AI Agent,每一波技術都帶來新的可能性,但行銷人面對的核心問題其實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:

各產業的AI行銷應用-3C/美妝零售
痛點:
- 資料分散:客戶資料分散在 POS、官網、App 等不同系統,缺乏全面用戶輪廓,難以建立精準的用戶輪廓
- 跨部門斷層:溝通與執行流程不順,效率低
- 人力短缺:工作負荷沉重,手動操作耗時
AI 解決方案
- CDP 客戶數據平台整合:集中數據,建立完整用戶畫像
- 行銷旅程自動化:跨渠道自動化推送與分眾管理
- 廣告圖文生成:快速產出創意素材,減少人力負擔
- 高轉換受眾預測:精準鎖定潛力客群,降低廣告,訊息成本,提升 ROI
各產業的AI行銷應用-金融/房產
痛點:
- 數位足跡有限:難以掌握用戶數位足跡,大部分行為發生在線下,產品生命週期時間長
- 獲客成本高:名單購買或開發成本高昂
- 資安疑慮:識別化資料上雲存在安全顧慮
AI 應用:
- CDP 客戶數據整合:整合銀行、保險等資料,建立完整客戶畫像。用戶線上線下賞屋輪廓。
- 行為分析與預測:透過 ML/Deep Learning 預測客戶需求、流失風險,給予電銷單位名單經營用戶
- 個人化推薦引擎:推薦理財方案、保險產品或貸款方案
- 智能客服與對話式 AI:提供即時理財建議與自動化服務
- 廣告與行銷投放預測:依據客戶偏好與轉化潛力,優化跨渠道廣告策略
各產業的AI行銷應用-食品/飲料
目標:
- 提升客戶單價:增加每筆交易的平均金額
- 增加購買頻次:鼓勵客戶更頻繁購買
- 衡量推薦轉化:確認用戶是否針對所推送的產品完成購買
AI 解決方案
- CDP 客戶數據平台整合:分析用戶歷史購買、偏好與行為,生成個人化推薦
- 地理圍欄技術 (Geofencing):根據用戶位置推送即時優惠
- 天氣預測應用 (Weather Prediction):根據氣象條件推薦相關產品(如雨天推傘、冷天推熱飲)
生成式 AI 與智能助理應用 (2025 ~)

1. 自動分眾與用戶分群
-
應用場景:例如,我們有一個新品要上市,需要將目標用戶圈定在大約 1 萬人,行銷通道為 LINE,預估點擊率為 5%。
-
Agent 動作:AI Agent 會根據需求自動分出受眾,節省人工篩選時間,並確保精準觸達目標用戶。
2. 數據分析與洞察
-
應用場景:想知道過去消費 1 萬元以上的會員,他們最常購買的商品類別是什麼。
-
Agent 動作:AI Agent 自動整理分析,生成結論,例如:高消費會員的三大熱門商品類別比例分別為 50%、30%、20%,提供行銷團隊直接參考。
3. 行銷活動自動化
-
應用場景:設計最佳化的重購旅程,或自動生成行銷素材(影片 / 圖片)。
-
Agent 動作:AI Agent 根據需求自動創建完整用戶旅程,並依照指令產出對應的圖文或影片內容。
總結
AI Agent 將行銷流程從「人工設計 → 執行 → 分析」轉向 「需求輸入 → 自動分群 → 洞察分析 → 自動執行」 的全流程智能化模式。這不僅提升效率,更讓行銷人能專注於策略和創意,真正實現 個人化、即時化、智慧化行銷。
行銷人應該思考 的 3 件事
問題1 (基礎環境)你的資料整合準備好了嗎?
問題2 (效率提升)是否開始讓 AI 幫你節省時間?
問題3 (信任與授權)你願意嘗試讓內容、旅程、分群交給 AI 嗎?
"AI 不是取代你,而是幫你有更多時間做對的事"